会员中心

协会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

首页 > 学科 > 眼底内科学术部

《Am J Ophthalmol》|OCT-B扫描与En Face成像在早期黄斑变性诊断中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温医眼视光

眼科频道

【据《Am J Ophthalmol》2025年2月报道】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B扫描与En Face成像在早期黄斑萎缩诊断中的比较(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作者 Yuxuan Cheng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其晚期非渗出性病变——地图状萎缩(GA)。传统的GA诊断依赖于眼底生物显微镜或彩色眼底成像,但这些方法无法直接捕捉到早期萎缩的微观结构变化。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光谱域OCT(SD-OCT)和扫频源OCT(SS-OCT)的应用,直接检测RPE和视网膜外层的解剖变化成为可能。为了定义早期萎缩,分类萎缩会议小组提出了“不完全RPE和视网膜外层萎缩(iRORA)”和“完全RPE和视网膜外层萎缩(cRORA)”的术语。iRORA被认为是cRORA的前兆,其特征包括光感受器退化、RPE衰减或破坏以及脉络膜信号传输增加。cRORA则进一步要求RPE变化和脉络膜高透射缺陷(hyperTD)在水平B扫描上的测量至少为250μm。然而,B扫描的局限性在于其方向性可能影响iRORA的准确识别。相比之下,En Face成像通过密集的体素B扫描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能够测量任何方向的hyperTD,从而更准确地识别早期萎缩病变。

 

本研究旨在比较SD-OCT B扫描与SS-OCTA En Face成像在早期黄斑萎缩诊断中的一致性,并探讨iRORA和cRORA的识别差异。研究设计为前瞻性观察研究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纳入了2022—2023年在特拉维夫医学中心就诊的非渗出性AMD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同一天接受了6mm×6mm 的黄斑区SD-OCT(Spectralis Heidelberg)和SS-OCTA(PLEX Elite 9000)扫描。SD-OCT扫描模式包括512A扫描/B扫描和97B扫描,B扫描间隔为62μm。SS-OCTA扫描模式包括500A扫描/B扫描,每个位置扫描两次。En Face SSOCTA图像从Bruch膜下64~400μm的RPE下层生成,并通过半自动算法识别hyperTD。SD-OCTB扫描由Moran眼科中心的独立评分者进行cRORA和iRORA的识别,评分者检查相邻B扫描以评估病变的完整范围。统计分析使用MATLABR2021进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cRORA和hyperTD的面积测量值。

 

研究共分析了19只眼(15例患者)的数据,其中558个SD-OCTB扫描被识别为 cRORA,142个为iRORA。结果显示,cRORA病变与SS-OCTA En Face成像中的hyperTD高度一致(99.6%)。然而,27.4%的iRORA病变被发现包含在hyperTD中。进一步分析显示,cRORA病变的平均面积为(1.98±1.77)mm2,而hyperTD的平均面积为(2.14±1.87)mm2,两者之间呈强相关性(R2=0.938),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图1)。此外,72.5%的 iRORA病变未伴随hyperTD,而27.4%的iRORA病变被分类为hyperTD,这些病变在B扫描上的平均长度为(179.1±48.7)μm。

 

本研究表明,En Face OCT成像在识别cRORA病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快速、全面地评估整个扫描区域的萎缩病变。相比之下,B扫描在识别iRORA时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非水平方向上可能低估病变的尺寸。通过检查相邻B扫描,可以更准确地区分iRORA和cRORA,但这一过程较为繁琐。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蔡含笑 编译)

1762939466387157.png

 

摘自:医学参考报:眼科专刊

转载:温医眼视光


协会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