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屏幕时代”,孩子们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呈现低龄化、高速发展的趋势。每一位为孩子视力焦虑的家长都可能听过一个词——“轴性近视”。其根本在于眼轴(眼球前后径)的过度且不可逆地增长。就像一个气球被吹得过大,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大约就会加深200-300度。
传统的框架眼镜和普通隐形眼镜,虽然能矫正视力、让孩子看清楚,却无法有效控制眼轴的增长,治标不治本。近年来,一种名为“离焦软镜”的创新技术为近视控制带来了曙光,而蝶适DISC离焦软镜作为代表之一。
2025年7月24日,国际权威期刊《英国眼科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BJO)发表了一项由中国多中心团队完成的里程碑式临床研究,该临床研究再次证明每日配戴蝶适(DISC)离焦软镜,可达到有效延缓近视加深59%,延缓眼轴增长55%。对于10岁以下近视儿童防控效果更优,6个月内近视控制率达95.9%。
它不仅能让孩子看得清,更核心的使命是:为眼轴的增长踩下“刹车”。
一、核心原理:巧妙的“近视性离焦”
要理解蝶适软镜如何工作,我们首先要明白眼睛为什么会像失控一样不断变长。
普通眼镜的局限:传统眼镜只矫正了中心视野的视力,让光线精准聚焦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从而看清东西。但它的周边光线却会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这种现象称为“远视性离焦”)。为捕捉这些后方焦点,大脑会发出错误的指令——“眼球还不够长,需要继续生长”,从而刺激眼轴加速变长,导致近视加深。
蝶适离焦软镜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D.I.M.S.)”技术,同时完成两项任务:
1.中央光学区:
完美矫正中心视力,确保孩子看得清晰。
2.周边离焦区:
在镜片周边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微型“离焦透镜”。这些微透镜会将周边光线精准地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性离焦”。
这个关键的“近视性离焦”信号,会被视网膜感知并传递给大脑。大脑会理解为:“焦点已经在前面了,眼球现在的长度正合适,甚至有点太长了,不需要再生长了。”这就相当于给眼轴的增长发送了一个“停止”或“减速”的指令,从而有效地延缓眼轴的伸长速度。
二、不止于眼轴:蝶适对“脉络膜”的积极影响
在控制近视的深层机制中,另一个重要角色——脉络膜(Choroid)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脉络膜是位于视网膜和巩膜(眼白)之间的一层富含血管的组织,它负责为视网膜外层输送氧气和营养。
临床研究表明,脉络膜的厚度与近视发展密切相关:近视加深、眼轴变长时,脉络膜往往会变薄。
而当有效的近视干预手段(如使用离焦镜片、低浓度阿托品或增加户外活动)起效时,脉络膜会出现短暂性增厚。
蝶适离焦软镜正是通过创造持续的“近视性离焦”环境,被证实可以诱导脉络膜增厚。脉络膜增厚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延缓眼轴增长:
1.增加血供和氧气:
为视网膜提供更充足的营养,维持其健康状态。
2.机械性屏障作用:
增厚的脉络膜可能像一层“软垫”,对巩膜施加压力,物理性地抵抗其向后扩张的趋势。
3.信号传导:
可能释放某些生物信号,抑制巩膜的remodeling(重塑)和生长。
▲文献参考:何吕福等《脉络膜厚度研究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年10月第35卷第10期
因此,蝶适软镜不仅在为眼轴“刹车”,更是在为眼睛的“土壤”(脉络膜)增肥浇水,从根源上创造一个抑制近视发展的眼部环境。监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也正成为评估近视控制效果的一个新兴指标。
三、临床应用效果
1.对眼轴:
不同临床研究因试验设计、人群入组标准、观察时间等因素不同,结果会存在差异。但多项研究均一致表明其具有显著的近视控制效果。
港理工针对香港128名8-13岁青少年进行为期两年临床研究,研究显示:配戴蝶适DISC离焦软镜能够有效减缓近视加深速度达60%【1】
▲文献参考:【1】doi:10.1136/bjophthalmol-2013-303914
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青少年近视门诊及隐形眼镜门诊,马薇等人研究75例8~12岁近视儿童,将其配戴离焦软性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观察比较,发现蝶适周边离焦软性接触镜可以延缓近视屈光度进展约25%,延缓眼轴增长约31%。【2】
▲【2】J Sichuan Univ(Med Sci)2023,54(1):181−185 doi:10.12182/20230160207)
2.对脉络膜:
除了直接给大脑发送‘刹车’信号,蝶适离焦软镜的作用还体现在眼睛更深层的结构——脉络膜上。
研究首次揭示蝶适(DISC)离焦软镜的作用机制:DISC组脉络膜厚度(ChT)增加0.16μm,而SVL组变薄9.11μm(p<0.05)。仅在DISC组发现:ChT增厚与眼轴缩短、近视进展减缓显著相关(p<0.0001)。表明蝶适(DISC)离焦软镜通过重塑脉络膜微环境调控眼球生长,为近视控制提供新靶点,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将脉络膜厚度作出相关回归性分析的高质研究成果。
四、总结与建议
蝶适(DISC)离焦软镜代表了一种先进的近视管理理念:从“被动矫正”转向“主动控制”。它通过巧妙的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同时实现清晰的中心视力和有效的周边近视性离焦,双管齐下,既满足了孩子日常用眼需求,又向眼球发出了“停止生长”的指令,从而有效控制眼轴增长,并伴随有增厚脉络膜的积极变化。
医疗器械注册信息:
蝶适离焦软镜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83220019),请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用。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科普目的,旨在介绍眼科前沿技术进展,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近视防控效果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所有近视干预方案均应在眼科医生或视光师全面检查后,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形态、年龄、依从性等)指导下选择。文中数据均来自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实际效果请以临床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图片版权声明:
本文配图主要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