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与目的
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虽不直接导致失明,但严重影响视觉质量和患者心理状态。传统治疗方法如观察等待、药物干预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存在效果有限或风险较高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评估Ultra Q Reflex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和线性回归分析,识别影响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196例患者,302只眼,2019年10月至2024年2月就诊;
-纳入标准:症状持续20天以上,混浊物距离晶体≥2mm、视网膜≥3mm;
-排除活动性视网膜病变、屈光介质严重混浊等。
2.治疗与评估方法
-使用Ultra Q Reflex激光系统(澳大利亚Ellex)进行治疗,能量范围:3.0-6.5MJ;
-疗效分为三类:无明显改善(1–3分)、部分改善(4–6分)、明显改善(7–10分);
-术后1、4、12周进行随访和满意度问卷调查。
3.数据分析方法
-决策树模型(Python):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如年龄、病程、屈光度等);
-OLS线性回归(Stata 18.0):分析患者满意度与医疗服务质量、便捷性、环境、期望感受等因素的关系。
主要结果
1.疗效分析
-95.3%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90.3%的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满意;
-仅1例出现人工晶体后囊膜破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2.决策树分析显示最佳疗效群体为:
-年龄:30–45岁;
-病程:6–12个月;
-屈光度:<-6.00D(高度近视);
-混浊形态:Weiss环效果最佳,絮状次之,点状最差。
3.患者满意度回归分析(OLS):
-参考以往研究,选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品质(QSP)、诊疗便捷程度(CDT)、医疗环境及措施(MEM)、患者的期望感受(PEF)、治疗效果(TE)等关键变量,利用Stata18.0软件进行OLS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患者术后满意度(PS)的关键因素。
-所有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患者期望感受(PEF)对满意度影响最大(系数=1.053);
-治疗效果(TE)、医疗服务质量(QSP)等也有显著影响。
讨论与临床意义
-Ultra Q Reflex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式;
-高度近视、Weiss环、中年患者疗效更佳;
-“患者期望管理“至关重要——即使技术成功,若未达预期,满意度仍可能偏低;
-需“严格掌握操作距离”,避免视网膜或晶体损伤;
-建议“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结果。
研究结论
Ultra Q Nd: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在治疗玻璃体混浊方面表现出“高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成功治疗需结合“精准操作、个体化评估和良好的医患沟通”,尤其要“管理患者预期”。
文章信息:
题目:基于决策树的UltraQ Nd: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评价
期刊:重庆医学2025年6月第54卷第6期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