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每年定期到医院监测眼压,眼压正常,最终却确诊青光眼。
估计大家也很疑惑了,为什么眼压并不高也会诊断为青光眼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解答这些疑惑和科普一系列常识。
可以说眼压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受损所致,但是眼压升高不代表一定是患有青光眼。
需要注意的是,高眼压症虽然没有检测出眼底和视野损害,但高眼压始终是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仍有发展为青光眼的可能。⼤约有10%的⾼眼压状态会压迫损害视神经,发展为青光眼。⾼眼压症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这类患者仍应该定期(3个月∼1年)去医院接受眼压、视功能、视野、视神经形态学检查,以免向青光眼隐匿发展却浑然不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眼压越高,患青光眼的可能性越大。但是青光眼患者不一定表现为眼压高,也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处于正常范围。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发病隐匿,早期一般无异常,多在出现视功能障碍后就诊发现,因此排青并不能只看眼压,还需检查房角、视盘、视乳头、视神经等部位,综合检查结果诊断。
青光眼不代表两眼发青光。这个“青”,是对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睛的描述——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睛充血发红、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由于折光的缘故,瞳孔还发射出青灰色的光,青光眼的病名因此而来的。
因此,对于不发“青光”的青光眼同样害人,更需要警惕。
全年龄段都会发生青光眼
其实,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只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而已。
青光眼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很多人听到这个后,就认为得了青光眼一定会失明。
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措施还是比较多的,分为药物、手术、激光治疗,只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合理治疗、定期随访”,是可以把青光眼的病程控制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