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协会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

首页 > 人物专访

专家视角 | 姜珺教授:离焦软镜技术革新与非公医疗的近视防控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09

专家简介:

姜珺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专家,长期深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在离焦技术研发、临床应用及行业协同发展方面拥有深厚学术积累与丰富实践经验。她曾参与多项近视防控核心技术的临床研究,对不同防控方案的适配场景、效果评估及风险管控有精准判断,同时积极推动非公医疗机构近视防控能力建设,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1760002380760891.jpg

作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专家,姜珺教授深耕近视防控领域,对离焦技术创新、临床应用及行业协同发展有着深刻见解。近日,围绕蝶适离焦镜(多焦软镜)的技术机理、临床价值,以及全国眼科医学网的平台作用,姜珺教授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展开分享,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规范化开展及非公立眼科机构的能力建设提供专业指引。

一、技术解析:蝶适离焦软镜的差异化特点,旨在解决传统防控方案局限性

相较于角膜塑形镜(OK镜)、框架眼镜等方案,蝶适离焦软镜(多焦软镜)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安全性、适配性、场景灵活性”三大维度,旨在解决传统方案的临床局限性:

• 安全性:日抛设计降低风险,契合国际标准。蝶适采用日抛型设计,从根源上减少镜片沉淀物积累与角膜缺氧问题,以及镜片长期使用带来的感染隐患。姜珺教授指出,这一配戴方式完全契合“国际推荐儿童使用日戴日抛镜片”的要求,日抛镜片减少了镜片护理的环节,更加便利,同时降低了因护理不当引发的眼部感染风险,其在安全性上的特点使其更易被儿童家长所接受。

• 适配性:覆盖广、特殊人群友好,扩展选择范围。基于软镜的物理特性,其在适配范围上具备优势,OK镜屈光度通常局限于600度以下,而蝶适可覆盖高达1000度(10D)的屈光度需求,满足了中高度近视儿童的防控需求;同时,其对倒睫患者、眼部易过敏者及角膜曲率平坦等特殊人群兼容性更强,为传统方案难以适配的特殊群体提供了更多选择。

• 场景灵活性:无缝切换+无回退期,支撑个性化管理。姜珺教授强调,蝶适软镜可实现框架眼镜与隐形眼镜的无缝转换,儿童日间可配戴蝶适软镜,摘镜后可立即切换框架眼镜,无需适应期;而OK镜停戴后存在视力回退期,无法立即切换至准确的矫正方式,并且蝶适可作为理想过渡方案,适配不同生活场景。此外,对于睡眠不足、日间视力矫正需求未达标的儿童,蝶适还能同步实现“清晰视觉矫正”与“近视控制”双重效果,这种灵活性为“多场景、个性化的近视管理”提供了可能。

二、临床价值:低龄儿童防控效果突出,数据指引方案选择

临床证据是近视防控产品的核心支撑,姜珺教授援引权威研究数据,明确蝶适离焦软镜的临床有效性与适用人群:

• 关键临床结果:防控效果显著,低龄儿童更受益。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魏瑞华教授、上海复旦眼耳鼻喉科医院陈志教授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教授合作的研究(发表于《英国眼科杂志》2023年第X期)显示,蝶适多焦软镜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效果突出:等效球镜近视控制有效性达59%,眼轴控制效果达55% ;尤其在7至9岁低龄儿童群体中,防控效果更为显著。这一数据为低龄儿童的近视防控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临床选择指导:按需匹配,精准适配。姜珺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指出,以下特征的儿童青少年可能从中获益更多:一是7-18岁、近视度数100-1000度的群体,尤其是7-9岁低龄儿童;二是近视进展速度较快(每年增长超过100度),且有清晰视力与防控双重需求的儿童;三是热爱运动、易过敏或角膜条件特殊,不适合OK镜或传统框架镜的儿童。而对于角膜上皮缺损、眼部急性炎症期的患者,则需谨慎验配,优先治疗基础眼病。

• 验配关键:比普通单光镜更重“细节评估”。相较于普通单光框架镜仅需基础验光,蝶适的验配需增加三个核心环节:1. 全面眼部检查,排除角膜、结膜等眼表疾病;2. 精准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参数,评估近视进展风险;3. 结合儿童生活习惯(如运动频率、用眼场景)推荐适配方案,确保防控效果与配戴体验平衡。

三、行业赋能:离焦软镜与全国眼科医学网,助力非公医疗发展

1. 离焦软镜为非公医疗带来差异化竞争机遇

姜珺教授指出,离焦软镜(以蝶适为例)为非公立眼科医疗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差异化发展方向:一方面,其验配门槛低于OK镜(无需高阶角膜塑形技术,经标准化培训即可掌握),非公机构易快速开展服务;另一方面,产品覆盖广、安全性高,能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帮助非公机构打造“专业近视防控”的特色标签,有助于其提升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快速建立近视防控特色服务。

2. 全国眼科医学网:推动技术下沉与行业规范化

作为连接行业资源的平台,全国眼科医学网的价值被姜珺教授重点提及:

• 助力技术下沉:平台整合眼科多亚专业资源,可将离焦软镜的验配规范、临床研究成果等优质内容,通过网络教育形式传递至基层及边远地区的非公机构,弥补地域间医疗教育水平差异,让基层医务人员同步掌握前沿技术;

• 推动规范化发展:平台可系统传递行业共识指南、研发进展,帮助非公机构建立标准化的验配流程与质量控制体系,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医疗风险,最终实现“全国眼科医疗水平协同发展”,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同质的近视防控服务。

四、市场展望:离焦框架镜成重要选择,期待技术迭代

谈及未来近视防控市场格局,姜珺教授指出,离焦框架镜(如蝶适相关产品线)将成为重要选择——对于不接受隐形眼镜的儿童,离焦框架镜可提供“无接触、高安全”的防控选择,与离焦软镜形成“软硬互补”的方案矩阵。她同时展望道,未来离焦技术的迭代方向可能包括针对不同近视进展速度的儿童开发定制化镜片,或结合数字化工具提升验配精准度,更好地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

从技术创新到临床落地,从非公医疗赋能到行业协同,姜珺教授的分享清晰勾勒出离焦技术等创新方案在近视防控体系中的价值,以及全国眼科医学网在促进行业交流、规范技术应用方面的平台作用。协会将继续携手广大专家与医疗机构,共同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纵深发展。


协会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