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3岁女童近视1400度原因令父母吃惊』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
3岁女童,近视1400度?!你没看错,这是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接诊的一位特殊小患者,双眼矫正视力只有0.02。
虽然这孩子是因为基因突变,得了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FEVR,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孩子们,会发现现在戴眼镜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早了。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视力报告》就提到:我国目前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其中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74.4%,到了高中生,更是直线上升到83.3%。
也即是说,每2个小学生里,就有1个戴眼镜。
事实上,近视的危害,绝不仅仅是我们理解中的——看不清,这么简单。事实上,还会影响到生理、心理、学习,甚至国防!
比如,近视的孩子,思维容易受到限制。直接表现就是反应迟钝,学习效率变低。长期处于近视的孩子,也容易对自己不自信,产生焦虑情绪。
对眼睛造成伤害的不是电子产品本身,而是一次持续使用的时间太长。
国家卫健委眼视光研究中心曾做过一次实验:同样是使用电子产品1小时,一组连续不断地看,另一组中间间隔休息一段时间,结果发现中途休息那组视力变化比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要小。
比玩电子产品更容易导致近视的,是长时间地玩。所以,
除此之外,可控的影响孩子视力的主要因素还有:
01
吃太多甜食
甜食含糖多,糖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需要维生素B1协同,过量食用甜食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又是眼部维持视神经机能的重要活性物质,若维生素B1缺乏就会导致眼睛易疲劳、调节功能不良,从而促使近视的形成。
同时,过量食用甜食,在其消化、吸收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会与体内钙中和,造成血钙含量降低。缺钙则会使眼球壁的弹性降低,眼轴伸长形成近视。
生活中,除了少吃糖,还可以多吃些有利于眼睛的营养素,比如叶黄素(代表食物有菠菜、紫甘蓝、玉米、蓝莓、猕猴桃、香菜等)
02
户外活动减少
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做作业、网课等,容易使孩子产生视疲劳等眼不适,如果长期得不到放松调节,就会形成近视。
户外活动是唯一预防近视的强相关因素,户外阳光能促进身体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有助于维持视力。
研究发现,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的孩子,近视率只有0.8%,1小时的孩子,近视率3%,0.5小时的孩子,近视率是24%。
多做户外活动,接触阳光每天累计2小时以上,或每周累计10小时以上,不仅有效护眼,还能促进孩子的专注力。
03
不合理的用眼环境
长期在昏暗的环境里学习用眼或者学习的时候台灯直射孩子的眼睛等,造成眼睛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极易导致近视的发生。
04
家长的忽视
很多孩子视力出现问题时,因为孩子还小,语言表达能力和主观控诉都不强,这时家长往往无法察觉,当发现时已经造成高度近视了。
孩子上小学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
0-6 岁,孩子的眼球生长得最快。这阶段要尽量控制近距离用眼,重点保护“远视储备”,为小学阶段预防近视争取更大的空间,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
这里科普一个知识点——什么是“远视储备”?简单来说,小孩子从小是有一些远视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近视。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以下三点依然对保护视力非常有用:
01
监督孩子用眼习惯
父母要监督孩子用眼习惯,在6岁前不要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时也要控制看电视时间和距离。
另外,也要控制看书、做作业等时间与距离,遵循“20-20-20”原则,即连续用眼20分钟,要抬头眺望6米远20秒。
02
放下手机多陪孩子
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家里尽量不要总抱着手机,有时间应多陪孩子出门玩玩,多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有效避免孩子缺乏户外活动导致近视。
03
定期到医院检查
很多近视刚开始都是“假性近视”,如果能及时发现孩子异常,还可以调节回来。如果变成不可逆的高度近视,那么孩子就要和眼镜相伴了,甚至造成严重的眼底病。不仅如此,定期检查还可以筛查是否有红绿色盲等基因导致的眼病。
眯眼能改变眼球结构,暂时提高视力。
歪头有利于减少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看物体时更清晰。
此为高度近视的现象
孩子出现这3种表现时,家长们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勿抱着“等一等”的心理,从而耽误最佳的防控矫正时机。
所以
从今天开始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