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公司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

首页 > 学科 > 小儿眼科学术部

家长必看!孩子验光不做这一步,近视度数越戴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眼健康管家

每次去验光,医生一说“先散瞳”,不少人心里就开始打鼓:散瞳会不会眼睛?不做行不行?今天就把这件事掰开揉碎了一次性说清楚!看完保准不踩坑!


无论是家长、近视党还是想了解验光知识的朋友,都建议码住!


01

什么是散瞳?为什么要散瞳?


简单来说,散瞳就是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让眼睛里的睫状肌放松下来。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自动变焦相机”,睫状肌就像调节镜头的“小弹簧”,平时看远看近都靠它收缩和舒张来调整晶状体的曲度。


image.png


但当我们长时间用眼,睫状肌就会处于紧张痉挛状态,就像弹簧失去弹性,这时测出来的度数可能会比真实度数偏高,尤其是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就是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散瞳的目的,就是让睫状肌完全放松,测出眼睛最真实的屈光状态,为配镜提供准确数据。


根据《中国儿童屈光不正及视觉健康白皮书》,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3.6%,而散瞳验光能有效区分真假近视,避免误配眼镜,因此成为青少年验光的“黄金标准”。


02

哪些人群验光前需要散瞳?


1. 12岁以下儿童:儿童眼睛的调节能力很强,建议12周岁以下,尤其是首次验光的儿童应做散瞳。


2. 初次配镜的青少年:12-18岁处于近视快速发展期,散瞳能准确判断近视类型和度数,预防近视加深。



3. 视力不稳定或怀疑有假性近视:比如短期内视力突然下降,通过散瞳可判断是否因睫状肌疲劳导致。


4. 某些特殊眼病患者:如青光眼排除检查、眼底疾病诊断等,散瞳能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眼内结构。


03

散瞳和不散瞳验光区别大吗?


案例:一位10岁的小患者,家长在外配镜店验光后配了200度的眼镜。但孩子戴镜后总说头晕,来我院散瞳验光发现,实际度数只有100度,相差整整100度!


不散瞳验光,就像给紧张的睫状肌“打马虎眼”,测出的度数容易存在“虚高”,尤其对青少年危害更大。长期佩戴度数过高的眼镜,不仅会导致视疲劳、头晕,还可能加速近视发展。而散瞳验光能去除睫状肌调节干扰,结果更精准。


image.png


04

散瞳对眼睛有伤害吗?


很多家长担心散瞳会损伤眼睛,其实正规医疗机构使用的散瞳药物(如阿托品、复方托吡卡胺)都是安全的,不良反应概率极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研究显示,合理使用散瞳药物未发现对眼睛组织结构和视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


不过,散瞳后可能会出现短暂不适:如畏光、视近模糊(看不清楚手机、书本),这都是药物作用的正常现象,并非眼睛受损。但需要注意,青光眼患者或浅前房人群散瞳可能诱发眼压升高,因此散瞳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排除禁忌症。


05

散瞳后多久恢复?


不同药物恢复时间不同:


快速散瞳药(复方托吡卡胺):药效持续6-8小时,当天下午散瞳,晚上基本能恢复正常,适合时间紧张的患者。


慢速散瞳药(阿托品眼膏):药效可持续2-3周,瞳孔完全恢复需要21天左右,通常用于年龄较小、调节力强的儿童。


image.png


散瞳后需要注意:


1. 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减少畏光不适。

2. 避免近距离用眼:由于视近模糊,散瞳期间尽量不看书、玩手机,避免视疲劳。

3. 按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嘱咐使用散瞳药物,避免过量或误滴。


最后划重点:‌


散瞳验光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儿童青少年验光的“金标准”!与其担心副作用,不如警惕 ‌“不散瞳配错镜”‌导致的视力恶化风险。建议到正规医院眼科,听从专业医生建议!


互动话题:‌ 你家孩子验光散瞳了吗?体验如何?评论区聊聊!


觉得有用就点个“在看”,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吧!


公司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