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布斯中文网》数据显示,近20年来,中国的年度门诊误诊率高达50%,住院部误诊率高达26%—31%。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眼底病专家——闫宏教授就为小管家讲述了一个惨痛的眼科误诊案例。
患者是一名12岁的小女孩(娜娜),她患上的是假性视神经炎,却被误诊为真正的视神经炎,服用了长达半年的激素药物。
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更导致身体(尤其是脸部)严重发胖变形,在学校里遭到同学的嘲笑……
某天晚上写作业的时候,娜娜向爸爸妈妈反映眼睛看黑板不够清楚。
第二天,妈妈就带着娜娜到当地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
医生听完娜娜的描述之后,认为娜娜的眼睛存在视力下降的问题,于是开出了一系列复杂的检查单,把娜娜的眼睛从前到后查了个遍,偏偏忽略了最基础的医学验光。
在看到眼底照片之后,医生发现娜娜的眼底确实有些“不正常”: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不清,这些都是视神经炎的典型体征。
再加上视力下降的表现,医生判定娜娜就是患上了视神经炎,需要服用皮质激素来治疗。
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一切顺利。
然而半年之后,娜娜看起来像是充满气的“人形气球”,眼底情况和视力却并没有明显改善。
母女俩不得不千里迢迢来到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找眼底病专家重新看诊。
在详细了解了娜娜的治疗过程之后,闫宏教授首先让娜娜进行了医学验光检查。
检查结果却让母女俩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娜娜的最佳矫正视力能够达到1.2,为了更加明确诊断,让母女更放心,闫宏教授还安排了视觉电生理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结果都在正常值范围内。
闫宏教授最后只能惋惜地向母女俩说明了误诊的事实,孩子的眼睛只是有点近视,配个眼镜就可以,不需要吃任何药了。
毕竟激素对于娜娜正处在发育期的身体已经造成了伤害,谁也无法逆转。
原来,假性视神经炎的眼底表现虽然与真正的视神经炎极为相似,但却是属于先天视盘发育异常。
假性视神经炎终生不会改变,但也不会有任何不适症状,更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所以根本无需治疗处理。
最后,闫宏教授给各位医生支招,当遇到疑似病例,简单两步即可辨别真伪——
1、医学验光。因为真正视神经炎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会在一夜之间,视力从1.0下降到0.1,其次则会出现眼球转动式疼痛(眼球后部疼痛);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假性视神经炎的造影结果,虽然会显示视乳头(视盘)边界不清晰,但视盘表面血管沒有任何荧光素渗漏,视盘在造影结束后不会染色;而真正的视神经炎,视盘表面的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较明显,视乳头的边界模糊不清,造影结束后视盘可出现強荧光染色。
真正的视神经炎的血管是扩张的(左眼),而假性视神经炎的血管正常(右眼),仔细看就能分别哦~
闫宏教授强调:孩子视力不好,要慎重对待,但没必要急于做一大堆检查、更不能随意用药,一定要先进行医学验光。
千万不能把最简单、基础的一步遗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