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致盲性眼病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是悄悄偷走视觉的青光眼,还是老年杀手白内障?
目前,我国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在75%左右,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亿,所以我国目前有近2亿白内障患者。
而青光眼,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2%,致盲率约为22.7%,占失明总人数的8.8%,所以目前我国有超过2000万名青光眼患者。
作为眼科的“两大常客”,白内障不仅仅是困扰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还是全球第一致盲性眼病,而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
虽然青光眼与白内障皆是致盲性眼病,而青光眼初期可无症状,许多人误将青光眼比作白内障,导致诊断出青光眼时视神经已经损害严重,视力已经无法换回。
那么同是致盲性眼病,青光眼与白内障到底有啥不同呢?如何区分白内障与青光眼呢?
答:定义不同!
1、青光眼的定义
Winter
青光眼的定义: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可能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伤甚至失明。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白内障的定义
Winter
因各种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光线被混浊晶体阻挡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甚至失明的一种疾病。
3 致盲原因不同
青光眼: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房水排出系统出现病理改变,使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病理性眼压升高,从而损害视功能、视盘出现大而深的凹陷。
白内障:年龄增加的老化因素,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代谢异常,外伤,合并其他疾病,使用某些药物,以及先天遗传等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4、症状表现不同
Winter
青光眼: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视力明显下降的表现,只是在夜间出现雾视、虹视、视物模糊,或者头晕和鼻根部酸涩不适感。如果此时经过较好的休息,症状可以消息。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就可能是青光眼发病的前兆,切勿不可轻视,建议到眼科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除此之外,在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头痛、眼痛,往往伴有眼睛充血发红、瞳孔散大、角膜水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白内障:白内障造成的视力丧失通常是进展缓慢且无痛感,最主要的症状是视力下降,还可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等视功能障碍。
5、危害程度不同
Winter
青光眼急性发作,可能导致瞬间失明,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且无法治愈。
白内障病情发展缓慢,不会立刻失明,通过手术更换人工晶体后可以复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白内障的病程中晶体膨胀,推挤虹膜前移,可使前房浅房角关闭,而发生类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升高的情况,故白内障手术不应等到“熟透了”再做,以免引起相关并发症。
6、治疗方式不同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视神经病变,导致的视神经损害往往是不可逆性的,后果极为严重,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从而保存现有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青光眼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且都是以降低眼压为主要指标,防止眼压过高进一步损伤视神经。
白内障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比如目前绝大多数白内障都是采用超声乳化抽吸术来完成,只有一些特殊的白内障类型或者特别严重的白内障需要采用其他手术方式。
而且从时间上看,一台白内障手术顺利的话,可能几分钟就做完了,基本上只要能躺平不动10分钟即可获得清晰视野和高清视觉。对比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眼科癌症”和需要终身随诊。
总结
管家在这里提醒大家,减轻青光眼的危害,防大于治,平时生活中要注重调理和注意细节,如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长时间昏暗环境用眼、控制情绪和慎用药物,同时对于具有高度近视等眼底存在风险的人群每年定期检查眼睛。而对于白内障,只要年龄上来了,晶状体老化无可避免,不必过于惊慌,只要白内障影响了生活,即可通过手术治疗恢复清晰视野。